简述:贵州开阳 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,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古村落。该村风景优美,古迹众多,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。 马头村背依百花山,面朝底窝大田坝,清河、深水河环绕寨北和寨东,适宜人们居住生活。唐宋之时,此地归蛮州宋氏管辖,布依族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,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。元朝初期将底窝紫江等处置于寨内,正式建制。 公元13...

贵州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,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古村落。该村风景优美,古迹众多,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。
马头村背依百花山,面朝底窝大田坝,清河、深水河环绕寨北和寨东,适宜人们居住生活。唐宋之时,此地归蛮州宋氏管辖,布依族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,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。元朝初期将底窝紫江等处置于寨内,正式建制。
公元1301年,水东土官宋隆济起兵抗元,底窝紫江各族人民四千多人起义响应,攻下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,缴获“雍真等处蛮夷管民官印”。至今,村中还保存有宋隆济故居遗址。
马头村之名源于明代的马头寨。明代初年,此地是水东宋氏土司直辖的十二马头之一,得名马头寨,并沿用至今。明末清初,朝廷平定水东土司宋万代,原水东十二马头改土归流后置开州。但宋氏子孙仍生活在马头寨及其周边村寨中。
该村浓缩了水东宋氏土司几百年的历史,是元代“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”驻地、元末最大规模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的故乡和明代“底窝马头”的所在地。现村中有元明清古建筑90多座,历经风雨至今保存完好。
马头村民以布依族为主,还有苗族和汉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。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,布依族文化和汉文化有机融合。村中古建筑民居就是这一融合的完美体现。
该村中民居多为干栏式四合院、三合院,依山势修筑。房屋主体一般采取汉族民居穿斗抬梁式悬山青瓦顶木结构,而在装饰艺术上则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。
正房大门外加建腰门,左厢前部多建有朝门。门窗以及楼上走廊上雕饰木雕图案,有汉文化中常见的龙凤等吉祥图案,也有布依族的“万”字格图案,精美异常。
马头村内还留有丰富的红军革命文化遗迹。1935年4月初,中央红军一、三军团长征途中经过底卧,在马头寨等处留下了众多红军标语,至今仍存“红军是工农的军队”等数十幅。
现马头寨依然是周边布依族人举行节日庆典的中心。每逢农历六月初六,“底窝八寨”数万布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,在马头寨欢度“六月六”歌节。
2008年,贵州省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被命名为第四批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。